創建投資組合

創建“均衡投資組合”需要投資者在股票、公司債券、政府債券、商品等之間進行資產配置。在本文中,筆者將具體研究一種可用於創建均衡投資組合中股票部分的方法。

均衡組合的好處

此文將探討兩種常見的投資方式,一種專注於集中押注少數股票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利,另一種專注於建立一個 持有期限較長的多元化投資組合。 簡而言之,這兩種方法在投資期和集中程度方面有所不同。 我不會下結論某個特定方法是否優越,因為這完全取決於執行該策略的人。 相反,筆者只希望提供資料有助讀者選擇合適策略。

在第一種方法中,目標是通過投資於少數股票,儘快獲利並進入下一筆交易,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巨額收益。 由於投資組合較集中,因此每天可能出現巨大的收益或損失。 這種方法還需要大量的選股和捕捉出入市時機的技巧,錯誤代價高昂。 例如,在 Meta (FB) 公司發布最新業績之前,即使是市場專業人也有很多做了錯誤部署,該股在業績公佈後累積下跌了 30% 以上。投資者很容易想像到持有 FB 股票對只有兩,三隻股票的投資組合的不利影響。 由於這種策略的大起大落性質,我將其稱為“兔”方法。

另一種方法側重於識別不同行業的基本面良好的公司,為每隻股票分配不超過 5% 的資金,以期進行長期投資。 由於投資組合是多元化的,因此它似乎每天都幾乎沒有變動。 因此,我將其稱為”龜”方法。 那麼這種方法的表現如何? 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的例子,我使用標準普爾 500 總回報指數。 在 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該指數的回報率分別為 31.49%; 18.4% 和 28.71%。 這代表在 2018 年底投資於 SPY 等廣泛指數 ETF 的 100,000 美元在 2021 年底已變成了超過 200,000 美元,這沒有槓桿的3年複合總回報率為 100%!

筆者並不是建議所有投資者都使用被動式指數基金作為唯一投資工具,過去表現亦不代表未來表現,而是強調用一個緩慢而穩定的心態去管理一個投資組合, 假以時日仍然可獲得巨大收益。 要點是,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成為成功炒家, 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成功的投資者。大家都應該檢視自己過去的投資經歷而決定最合適自己的方法。

第一步: 訂立行業分佈

在投資組合創建中,筆者比較喜歡一種由上至下的方法,即是先決定如何最佳分配資本往不同股票行業。標準普爾 500 指數是美巿最多元化的中大型股指數,亦是最能代表整體美國市場的指數。該指數將所有股票分為 11 個行業組,權重如下: 資訊科技 28.1%;醫療保健 13.4%;非必需消費品 11.7%;金融 11.6%;通訊服務 9.6%;工業 7.9%;必需消費品 6.3%;能源 3.6%;房地產 2.7%;材料 2.6%;公用事業 2.5%。一般投資者不需嚴格跟隨指數的行業分佈,但它至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起點。之後,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經濟、長期趨勢、投資風格,利率、地緣政治風險等的投資看法來調整個別行業的權重。例如,他可以將能源行業的權重從 3.6 提高到 15%,並從資訊科技中扣除權重。

第二步: 決定持股數量及分配

行業權重確定之後,就是個股配置問題。投資者應該選擇多少隻股票才能實現分散投資呢?雖然對於被認為是“最佳”的股票數量存在不同的說法,但作者認為,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大約 30 隻股票的投資組合是一個很好的平衡。雖然這聽起來是很多,但選擇股票能力極高的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也持有 40隻股票。當投資組合中有 30 隻股票,平均股票將佔 3.3%,任何選股錯誤都不會對投資組合造成巨大影響。此外,在單一股票中沒有大持倉可讓投資者在該股票遭受重大損失時保持冷靜,減少情緒包袱,以執行正確的決定(即是止蝕還是繼續持有)。例如,心理上為在投資組合中佔 3% 的股票止蝕往往較為佔 30% 的股票容易。雖然 3.3% 是所有股票的平均權重,但建議投資者將較低的權重分配給小型股,因為它們本質上風險更大。因此,雖然大市值股可能被分配 5%,但小型股可能被分配較低的權重,例如 2%。然後,最後工作就是將每個行業的資本餅塊再分配給個別已篩選股票。

第三步: 總結

雖然有無數方法可創建股票投資組合,但上述方法可確保投資組合在各個行業得到均衡和策略性分配,同時亦允許投資者選擇他們喜愛的個股。 與使用由下(即個股)至上(不太考慮行業分佈)的方法創建投資組合相比,這種方法創建的投資組合往往呈現較細波幅。

目錄

Scroll to Top